成语 | 解释 | 出处 |
---|
gù shèn qí cí故甚其词 | 指说话故意夸大,脱离事实。 | 清 黄钧宰《金壶浪墨 汉奸》:“盖我军所用侦探,率以数百钱,遣无赖小民,道听途说,或且故甚其词,以恫喝将士,摇动人心。” |
máo jǔ xì gù毛举细故 | 烦琐地列举细小事情,加以责难或攻击。 | 《明史 叶向高传》:“忠贤乃时毛举细故,责向高以困之。” |
xī xīn tǔ gù吸新吐故 | 吸进新气,吐出浊气。 | 汉·王吉《谏昌邑王疏》:“吸新吐故以练臧,专意积精以适神,于以养生,岂不长哉!” |
píng bái wú gù平白无故 | 平白:凭空;故:缘故;原因。没有道理;没有原因。 | 清 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:“平白无故的生出这等毒计。” |
dài lì gù jiāo戴笠故交 | 谓贫贱之交。 | 况周颐《蕙风词话》卷二:“香岩、倦圃,领袖一时。唯时戴笠故交,担簦才子,并与宴游之席,各传酬和之篇。” |
fēi qīn fēi gù非亲非故 | 故:老友。不是亲属,也不是熟人。表示彼此没有什么关系。 | 唐 刘肃《大唐新语 刚正》:“臣必以韦擢与盗非亲非故,故当以货求耳。” |
bái shǒu rú xīn,qīng gài rú gù白首如新,倾盖如故 | 白首:老年;倾盖:停车,初见。有人相识到老还是不怎么了解,有人初次见面却一见如故。 | 宋·苏轼《拟孙权答曹操书》:“古人有言曰:‘白首如新,倾盖如故。’言以身托人,必择所安。” |
gù bù zì huà故步自画 | 犹故步自封。 | 郭沫若《文艺论集·论中德文化书》:“我国自印度思想输入以后,几千年来溺佛者遁世无营,避佛者亦故步自画。” |
mén shēng gù jiù门生故旧 | 指学生和旧友。 | 《西湖二集·愚郡守玉殿生春》:“妒忌之人因见他门生故旧布满朝班,说他恃宠专权。” |
gù tǔ nán lí故土难离 | 故土:出生地,或过去住过的地方,这里指故乡、祖国。难于离开故乡的土地。形容对家乡或祖国有无限的眷恋之情。 | 李晓明《平原枪声》:“俗话说:‘故土难离’。” |
yī rán rú gù依然如故 | 故:过去的。仍旧像从前一样。比喻情况没有发生变化。 | 唐 薛调《无双传》:“舅甥之分,依然如故。” |
gù zuò zī tài故作姿态 | 指假装具有艺术效果的姿势或假装的模样。 | 王朔《永失我爱》:“‘我就喜欢你这样。’我冲她背影嚷,‘不怕说实话,就怕故作姿态。’” |
tài shān bù ràng tǔ rǎng,gù néng chéng qí dà泰山不让土壤,故能成其大 | 让:推辞,拒绝。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,所以能那么高。比喻人度量大,能包容不同的事物。 | 秦·李斯《上书秦始皇》:“是以泰山不让土壤,故能成其大;河海不择细流,故能就其深;王者不却众庶,故能明其德。” |
shēn qíng gù jiàn深情故剑 | 故剑:比喻结发之妻。结发夫妻情意浓厚。指不喜新厌旧。 | 《汉书·外戚传上》:“公卿议更立皇后,皆心仪霍将军女,亦未有言。上乃诏求微时故剑,大臣知指,白立许倢伃为皇后。” |
gù yì diāo nàn故意刁难 | 指有意为难别人。 | 浩然《艳阳天》第28章:“他明知道这个可恶的老头子在故意刁难人,既不能发火现原形,又不知怎么回答好。” |
yíng xīn sòng gù迎新送故 | 见“迎新送旧”。 | 唐·元镇《授马总检校刑部尚书天平军节度使制》:“有迎新送故之困,朝令夕改之烦,自非有为而为,曷若且仍其旧。” |
yī jiàn rú gù一见如故 | 故:故人;老朋友。初次相见就像老朋友一样。形容彼此一接触就情投意合。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》: “聘于郑,见子产,如旧相识。” |
qù gù nà xīn去故纳新 | 犹言去旧迎新。 | 南朝·梁·宗懔《荆楚岁时记》:“以迎新年,相聚酣饮,留宿岁饭,至新年十二日,则弃之街衢,以为去故纳新也。” |
nà xīn tǔ gù纳新吐故 | 吸入新鲜的吐出陈旧的。 | 元 辛文房《唐才子传 吕岩》:“熊经鸟伸,纳新吐故,无七情以夺魂魄。” |
mén shēng gù lì门生故吏 | 故吏:过去的吏属。指学生和老部下。 |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袁绍传》:“袁氏树恩四世,门生故吏遍于天下。” |
zhī ér gù fàn知而故犯 | 故:故意。知道不对,却故意违犯。 | 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第19卷:“问:‘一切含灵具佛性,既有佛性,为什么却撞入驴胎马腹?’师曰:‘知而故犯。’” |
qiāng wú gù shí羌无故实 | 指诗文不用典故或没有出处,也比喻没有根据。 | 南朝 梁 钟嵘《诗品》中卷:“\'清晨登陇首\',羌无故实;\'明月照积雪\',讵出经史。” |
gù tai fù hái故态复还 | 见“故态复萌”。 | 唐·刘禹锡《砥石赋》:“故态复还,宝心再起。既赋形而终用,一蒙垢焉何耻?” |
gù fēng shí故封识 | 原来封存的标记。 | |
xí fán dǎo gù袭凡蹈故 | 袭:因袭;蹈:蹈袭。因袭俗套,循蹈旧轨。 | 明·方孝孺《与舒君书》:“世人或不察其立辞之说,而徒取其所谓袭凡蹈故,缀缉成篇者。” |
gù zuò xuán xū故作玄虚 | 犹故弄玄虚。 | 《十月》1981年第1期:“‘你知道我们两个之间的关系吗?’我眉毛一扬,故作玄虚地问她。” |
gù jì chóng yǎn故技重演 | 老花招或老手法又重新施展。 | 《人民日报》1966.1.7:“所谓‘停止轰炸’,这不过是约翰逊政府的故技重演。” |
xí rén gù jì袭人故技 | 袭:因袭,套用;故:过去。沿用别人使用过的伎俩。 | |
wēi gù xì guò微故细过 | 细过:小的过失。指微小的过失和事故。 |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中山恭王衮传》:“此亦大罪恶耳,其微故细过,当掩覆之。” |
gù zuò zhèn jìng故作镇静 | 指故意装做心情安定。 | 周克芹《许茂和他的女儿们》第六章:“小齐自知不妙,却故作镇定:‘怎么,我说的不合适么?’” |
qīng gài rú gù倾盖如故 | 偶然结识的新朋友却像友谊深厚的旧故交一样。 | 汉 邹阳《狱中上书自明》:“语曰:‘白头如新,倾盖如故。’何则?知与不知也。” |
míng zhī gù fàn明知故犯 | 明知不对;却故意违犯。 | 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:“问:‘一切生灵具有佛性,既有佛性,为甚么却撞入驴胎马腹?’师曰:‘知而故犯。’” |
tóng chuāng gù yǒu同窗故友 | 同窗:同学。老同学,好朋友。 | 元·关汉卿《金线池》楔子:“我有个同窗故友,姓韩名辅臣。” |
gù jiàn qíng shēn故剑情深 | 故剑:比喻结发之妻。结发夫妻情意浓厚。指不喜新厌旧。 | 《汉书·外戚传上》:“公卿议更立皇后,皆心仪霍将军女,亦未有言。上乃诏求微时故剑,大臣知指,白立许倢伃为皇后。” |
gù bù zì fēng故步自封 | 故:过时的;旧:故步。原来的步伐;老步子;封:限制;自封:把自己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。指自己停滞在老路上。比喻安于现状;不求进步或革新。 | 清 梁启超《爱国论》:“妇人缠足十载,解其缚而犹不能行,故步自封,少见多怪。” |
biàn gù yì cháng变故易常 | 改变传统的法制和准则。 | 《逸周书 史记》:“好变故易常者亡,昔阳氏之君,自伐而好变,事无故业,官无定位,民运于下,阳氏以亡。” |
gù jiā zǐ dì故家子弟 | 故家:世家大族。昔日官宦人家的子弟 |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11卷:“王生独自回进房来,对刘氏说道:‘我也是个故家子弟,好模好样,不想遭这一场,反被那小人逼勒!’说罢,泪如雨下。” |
sān qīn liù gù三亲六故 | 亲戚故旧的总称。 | 梁斌《播火记》:“谁家没个三亲六故,谁家没个青黄不接的时候?” |
shí chén dǎo gù拾陈蹈故 | 因袭陈词滥调。 | 元·刘壎《隐居通议·诗歌三》:“观其妙趣天得,自成一家,不肯拾陈蹈故。” |
àn dǔ rú gù按堵如故 | 形容秩序良好,百姓和原来一样安居乐业。 | 《汉书 高帝纪上》:“与父老约法三章耳:杀人者死,伤人及盗抵罪。余悉除去秦法。吏民皆按堵如故。”颜师古注:“应劭曰:‘按,按次第。堵,墙堵也。’言不迁动也。” |
jiǎn gù néng guǎng俭故能广 | 平素俭省,所以能够富裕。 | 《老子》:“慈故能勇,俭故能广。” |
gù tài fù méng故态复萌 | 老样子又重新恢复。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。 | 唐 刘禹锡《砥石赋》:“故态复还,宝心再起。既赋形而终用,一蒙垢焉何耻?” |
gù wǒ yī rán故我依然 | 故我:旧日的我。仍旧是过去的我。指自己的境况和从前一样,没有变化。 |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一回:“说这次必要高中了。究竟到了出榜还是个依然故我,也无味的很。” |
wú gù shēn yín无故呻吟 | 犹言无病呻吟。比喻无真情实感而故弄文墨。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87回:“感怀触绪,聊赋四章,匪曰无故呻吟,亦长歌当哭之意耳。” |
bù qì gù jiù不弃故旧 | 弃:抛弃;故旧:旧交。不轻易抛弃老朋友。 |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微子》:“故旧无大故,则不弃也;不求备于一人。” |
yī rán gù wǒ依然故我 | 依然:依旧;故:原来的。仍旧是原来的我。形容情况仍然没有变化。 | 宋 陈著《贺新郎 次韵戴时芳》:“谁料腥埃妨阔步,孤瘦依然故我。” |
dǎo gù xí cháng蹈故习常 | 见“蹈常习故”。 | 蔡东藩、许廑父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一○八回:“生死存亡,近在眉睫,岂可蹈故习常,依违容忍?” |
tā xiāng yù gù zhī他乡遇故知 | 在远里家乡的地方碰到了老朋友。指使人高兴的事。 |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十回:“果然有志竟成,上月被他打死一个,今日又去打虎,谁知恰好遇见贤侄。邂逅相逢,真是‘万里他乡遇故知’可谓三生有幸!” |
yán zhī yǒu gù言之有故 | 所说的话有根据。 | 清·魏源《默觚下·治篇六》:“其言之有故,其持之成理,上傅会乎经义,使人主中其腊毒而不自知,君子所深恶也。” |
gāo péng gù qī高朋故戚 | 戚:亲近。指至亲好友等。 | 元·张可久《翻归去来辞》套曲:“悦高朋故戚,共谈玄讲理,办登山玩水,早休官弃职,远红尘是非。” |
ān gù zhòng qiān安故重迁 | 安于旧俗,不轻易改变。 | 西汉 刘向《说苑 修文》:“触情从欲,谓之禽兽;苟可而行,谓之野人;安故重迁,谓之众庶;辨然否,通古今之道,谓之士。” |
gù rù rén zuì故入人罪 | 故意把罪名加于人。 | 宋·王禹偁《用刑论》:“然见其用刑与古相戾,何者?今法吏所禁之切者曰:‘故出入人罪而已。’” |
jiǔ gù shí qīn九故十亲 | 泛指亲戚朋友。 | 元·关汉卿《哭存孝》第二折:“又不曾相趁着狂朋怪友,又不曾关节做九故十亲。” 元·石德玉《秋胡戏妻》第二折:“爹爹也,全不怕九故十亲笑耻。” |
ān yú gù sú,nì yú jiù wén安于故俗,溺于旧闻 | 俗:习俗。溺:沉溺,陷入。拘守于老习惯,局限于旧见闻。形容因循守旧,安于现状。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商君列传》:“常人安于故俗,学者溺于所闻。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,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。” |
bān jīng dào gù班荆道故 | 班:铺开;道:叙说。用荆铺在地上坐在上面谈说过去的事情。形容老朋友在路上碰到了,坐下来谈谈别后的情况。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襄公二十六年》:“伍举奔郑,将遂奔晋。声子将如晋,遇之于郑郊,班荆与食,而言复故。”杜预注:“班:布也。” |
xǐ xīn yàn gù喜新厌故 | 见“喜新厌旧”。 | 《清史稿·王茂荫传》:“今行大钱,颇见便利,盖喜新厌故,人情一概。” |
bù zhǔ gù cháng不主故常 | 故常:旧的常规、习惯。不拘于老的一套。 | 战国 宋 庄周《庄子 天运》:“其声能短能长,能柔能刚,变化齐一,不主故常。” |
wú yuán wú gù无缘无故 | 缘:因由;故:原因;缘故。没有任何理由或根据。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44回:“因又说道:‘好好的,从哪里说起!无缘无故白受了一场气!” |
cháo zhāng guó gù朝章国故 | 朝廷与国家的典章制度。 | 鲁迅《且介亭杂文二集·孔另境编〈当代文人尺牍钞〉序》:“日记或书信,是向来有些读者的。先前是在看朝章国故,丽句清词,如何抑扬,怎样请托,于是害得名人连写日记和信也不敢随随便便。” |
ān cháng xí gù安常习故 | 安:安于,习惯于;常:常规;习:习惯;故:故旧。习惯于成规。 | 清 魏源《默觚下 治篇七》:“彼安常习故之流,所安者目前,所知者陈例,所辟者嫌疑,得不震而疑,同声而扰格者乎?” |
bǎo jīng shì gù饱经世故 | 指阅历多,积累了丰富的处世经验。 | 宋 陆游《书兴》诗:“占得溪山卜数椽,饱经世故气犹全。” |
tài shān bù ràng tǔ rǎng,gù néng chéng qí gāo泰山不让土壤,故能成其高 | 让:推辞,拒绝。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,所以能那么高。比喻人度量大,能包容不同的事物。 | 清·张岱《岱志》:“泰山不让土壤,故能成其高。未到泰山者,泰山壁立千丈,不藉寸土,栉沐甚净。” |
qù gù jiù xīn去故就新 | 就:归于,留下。除去旧的,留下新的。 | 《史记 律书》:“三月也,律中姑洗。”张守节正义:“《白虎通》云:‘沽者,故也。洗者,鲜也。’言万物去故就新,莫不鲜明也。” |
gù zuò gāo shēn故作高深 | 本来并不高深,故意装出高深的样子。多指文章故意用些艰深词语,掩饰内容的浅薄。 | |
gù gōng hé shǔ故宫禾黍 | 比喻怀念祖国的情思。 | 《诗经 王风 黍离序》:“周大夫行役,至于宗周,过宗庙宫室,尽为禾黍,闵周室之颠覆。” |
xí wéi gù cháng习为故常 | 故常:常例。经常如此,养成习惯,就被当作常规了。 | 明·沈德符《野获编·勋戚·沈禄》:“盖承成化以来,滥授冗员,俱以中旨批出,遂习为故常,不以为怪也。” |
xí gù ān cháng习故安常 | 指习惯于规。 | 陈炽《〈盛世危言〉序》:“中国乃闭关绝市而不能,习故安常而不可。” |
xí gù shǒu cháng袭故守常 | 袭:固袭,继承;故:成例;常:常规。因循守旧,照老规矩办事。 | |
gù nòng xū xuán故弄虚玄 | 犹故弄玄虚。 | 沙汀《困兽记》十一:“他既不满意吕康的故弄虚玄,对于吴楣也有一点讨厌,觉得他太张巴,太繁琐。” |
xí gù dǎo cháng袭故蹈常 | 袭:沿袭;故:老办法;蹈:踩,引伸为遵循;常:常规,老规矩。因循守旧,照老规矩办事。 | 宋·苏轼《伊尹论》:“后之君子,蹈常而袭故,惴惴焉惧不免于天下。” |
pān qīn dào gù攀亲道故 | 攀:牵挽。拉亲戚关系,认作朋友。 | 梁羽生《风云雷电》第15回:“你这小子是刚出道的雏儿吗?我们在这里‘剪径’,难道你以为我是要和你攀亲道故么?” |
hé shǔ gù gōng禾黍故宫 | 宫殿成了农田,长满禾黍。形容亡国破败的景象。 | 清 吴趼人《痛史》第17回:“一路上晓行夜宿,只觉得景物都非,不胜禾黍故宫之感。” |
jiāng shān rú gù江山如故 | 故:从前。高山大河面貌依旧。多用于比喻物是人非。 | 明·胡文焕《泰和记·苏子瞻泛游赤壁》:“叹兴亡,江山如故,何处觅曹郎。” |
dǎo cháng xí gù蹈常习故 | 谓按照老规矩和老办法办事。 | 宋·苏轼《伊尹论》:“后之君子,蹈常而习故,惴惴焉惧不免于天下。” |
dí gù gēng xīn涤故更新 | 涤除陈旧,换上新的。 | 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马介甫》:“譬之昨死而今生,须从此涤故更新;再一馁,则不可为矣。” |
dǎo cháng xí gù蹈常袭故 | 蹈:踏;遵循;袭:固袭;继承;常、故:惯常的;旧的。遵循常规旧法。形容办事只会按照老的规矩;不会创新。 | 宋 苏轼《伊尹论》:“后之君子,蹈常而习故,惴惴焉惧不免于天下,一为希阔之行。” |
qì gù lǎn xīn弃故揽新 | 抛弃旧的,吸收新的。 | 清·曾国藩《黄仙峤前辈诗序》:“间以其余发为诗章,又能弃故揽新,约言丰义,而先生曾不以自鸣,退然若无以与于古者。” |
xīn gù dài xiè新故代谢 | 同“新陈代谢”。 | 汉·蔡邕《兰赋》:“新故代谢,四时次也。” |
sòng gù yíng xīn送故迎新 | 旧指欢送卸任的官吏,迎接新来接替的官吏。后也用于一般人事往来。 | 东汉 班固《汉书 王嘉传》:“吏或居官数月而退,送故迎新,交错道路。” |
gù rén zhī qíng故人之情 | 故人:旧友。指老朋友的情意。 | 唐·李白《送友人》:“浮云游子意,落日故人情。” |
dān xīn rú gù丹心如故 | 丹心:忠心。仍如已往一样忠心耿耿。 | |
yǐn xīn tǔ gù引新吐故 | 犹言吐故纳新。古代道家的养生之术,即吐纳术。 | 晋·陆机《列仙赋》:“引新吐故,云饮霞餐。” |
zhū gù shì wù诛故贳误 | 谓严惩故意犯罪的人,宽赦无意中犯错误的人。 | 汉·王充《论衡·答佞》:“故曰:刑故无小,宥过无大。圣君原心省意,故诛故贳误。” |
chí zhī yǒu gù,yán zhī yǒu lǐ持之有故,言之有理 | 持:持论,立论;故:根据。立论有根据,讲话有道理。 | 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:“纵情性,安恣睢,禽兽之行,不足以合文通治,然而其持之有故,其言之成理,足以欺惑愚众。” |
píng bái wú gù凭白无故 | 犹言无缘无故。 | 高缨《达吉和她的父亲》:“后来他走过来问我叫甚么名字,我不理他,为什么凭白无故问名字呢?” |
yàn gù xǐ xīn厌故喜新 | 讨厌旧的,喜欢新的。 | 《问答上》:“使天地大义有所废阙,而厌故喜新,败亡相寻而不悟也。” |
guó jiā duō gù国家多故 | 故:事故,变故。国家连续出现重大事故。形容国家局势不安定。 |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钟会传》:“方国家多故,未遑修九伐之征也。” |
wēi guò xì gù微过细故 | 微小的过失和事故。 | 《三国志·魏书·中山恭王传》:“其微过细故,当掩覆之。” |
àn dǔ rú gù案堵如故 | 案堵:同“安堵”,安居。形容秩序良好,百姓和原来一样安居乐业。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高祖本纪》:“诸吏人皆案堵如故。” |
wán gù xí cháng玩故习常 | 因循守旧,安于现状。 | 宋·陈亮《论励臣之道》:“岂群臣乐于负陛下哉!特玩故习常,势流于此而不自知也。” |
zǎo wèi gù sú澡慰故俗 | 澡慰:洗净、熨平。比喻改革旧的风俗。 | 宋·宋祁《成都府新建汉文翁祠堂碑》:“翁之治蜀,开学校以《诗》、《书》教人,澡慰故俗。” |
wú qīn wú gù无亲无故 | 没有亲属和故旧。形容孤单。 | 曹禺《雷雨》第二幕:“她一个单身人,无亲无故,带着一个孩子在外乡,什么都做。” |
xū yìng gù shì虚应故事 | 照例应付,敷衍了事。 | 明 唐顺之《条陈蓟镇练兵事宜》:“无有敢肆欺于圣鉴之所不及而虚应故事者矣。” |
gé gù dǐng xīn革故鼎新 | 除去旧的;建立新的。多指改朝换代或重大改革。革:改革。故:旧的。 | 《周易 杂卦》:“革,去故也,鼎,取新也。” |
duō gù zhī qiū多故之秋 | 多故:多变乱多患难;秋:指某个时期。指多事故多患难的时期。 | 《金史·宣宗季下》:“今多故之秋,人才难得,朕欲除大罪外,徙刑追配有武艺善掌兵者,量才复用。” |
gù gōng lí shǔ故宫离黍 | 故宫:从前的宫殿;黍:指粮食作物。比喻怀念故国的情思 | 宋·张元干《贺新郎·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》:“梦绕神州路。怅秋风,连营画角,故宫离黍。” |
zhǐ qīn tuō gù指亲托故 | 指为亲戚,假托故旧。谓攀附有权势的人。 | 元·无名氏《渔樵记》第二折:“指亲托故厮还,趋时附势故相干。” |
chù mù rú gù触目如故 | 触目:目光所及。故:旧的,过去的,本来的。满眼看到的都是过去的老样子。 | 宋·李昌令《乐善录·洪州刘生》:“未周岁,公主忽告殂,国主不胜其哀,怒曰:‘吾不敢复见刘生,其官物不一与,遣归洪州。’生恍疑梦觉,触目如故。” |
tǔ gù nà xīn吐故纳新 | 原指人体呼吸。呼出二氧化碳;吸进新鲜氧气。后比喻扬弃旧的;吸进新的;不断更新。故:旧的;纳:吸入。 | 先秦 庄周《庄子 刻意》:“吹呴呼吸,吐故纳新。” |
gù nòng xuán xū故弄玄虚 | 故意耍花招;欺骗人。玄虚:用来掩盖真相;迷惑别人的欺骗手段。 | 韩非《韩非子 解老》:“圣人观其玄虚,用其周行,强字之曰道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