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释重视义气,慕求声名。
出处南朝 梁 沈约《为东宫谢敕赐孟尝君剑启》:“田文重气徇命,四豪莫及。”
拼音zhòng qì xùn míng
注音ㄓㄨㄥˋ ㄑ一ˋ ㄒㄨㄣˋ ㄇ一ㄥˊ
繁体重氣徇命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一丝两气 | 形容人呼吸微弱,将要断气的样子。 |
一命之荣 | 谓受任一官的荣耀。 |
一命呜呼 | 指人死亡。呜呼:古汉语叹词;旧时常用于祭文;后来借指死亡。 |
一命归西 | 见“一命归阴”。 |
一命归阴 | 指死亡。 |
一命鸣呼 | 指死亡。常含幽默诙谐意味。 |
一团和气 | 本指态度和蔼可亲;现也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;不讲原则。 |
一文如命 | 见“一钱如命”。 |
一气呵成 | 呵:呼气。一口气做成。形容文章结构紧凑;文气连贯。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;迅速不间断地完成。 |
一气浑成 | 形容诗文首尾贯通,完满自然,不见雕凿。 |
一脉同气 | 谓出于同源。指同胞兄弟姐妹的亲密关系。 |
一言为重,百金为轻 | 金:古代货币单位。严守自己诺言比百两黄金还珍重。指信守诺言可贵。 |
一重一掩 | 谓山峦重迭稠密。 |
一钱如命 | 一个钱看得象性命那样重。比喻极端吝啬。 |
一门同气 | 谓同门兄弟。 |
一鼓作气 | 一鼓:第一次击鼓;作:振作;气:士气。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。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。 |
一鼻孔出气 | 同一个鼻孔出气。比喻立场、观点、主张完全一致。 |
三命而俯 | 旧是指官职步步上升,态度也愈加谦虚。 |
上气不接下气 | 形容因为劳累或焦急而气喘得很厉害。 |
下气怡声 | 下气:态度恭顺:怡声:声音和悦。形容声音柔和,态度恭顺。 |
下气怡色 | 形容气色和悦,态度恭顺。同“下气怡声”。 |
不分轻重 | 指人办事盲目,不分主次。 |
不声不气 | 指不说话;不出声。 |
不复堪命 | 指无法再活下去。 |
不徇私情 | 徇:曲从。不曲从私人交情。指为人公正,秉公处事。 |
不得命 | 未获允许,即推辞不掉。 |
不成气候 | 指单个、局部或孤立事物不能形成大的环境。 |
不知轻重 | 轻重:分量大小。不明事理,行事冒昧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