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一的成语
因篇幅关系,只列出前 100 个一的成语
成语解释出处
qiān chuí dǎ luó,yī chuí dìng shēng千棰打锣,一棰定声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。同“千锤打锣,一锤定音”。
yī yīng jù quán一应俱全应该有的都齐备了。(一应:所有一切;俱:都)。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:“那案子上调和作料,一应俱全。”
yī chà nà jiān一刹那间刹那:梵文ksana的音译。指十分短促的时间。陶铸《松树的风格》:“就是在他们临牺牲的一刹那间,他们想的不是自己,而是人民和祖国甚至全世界的将来。”
fēng xíng yī shì风行一世谓一个时期在社会上盛行。胡適《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》:“只有那‘明心见性,不立文字’的禅宗,仍旧风行一世。”
èr zhě bì jū qí yī二者必居其一居:占。只能在两者中选择其中的一种。战国 邹 孟轲《孟子 公孙丑下》:“前日之不受是,今日之受非也;今日之受是,则前日之不受非也。夫子居一于此矣。”
yī yuán fù shǐ一元复始指新的一年的开始。并常以下句“万象更新”合成春联。《公羊传 隐公元年》:“元者何?君之始年也。春者何?岁之始也。”
qiān chuí dǎ luó,yī chuí dìng shēng千锤打锣,一锤定声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李文亢《婚事》:“千锤打锣,一锤定声,最后还是中祥开了腔。”
yī lián rú shuǐ一廉如水为官廉洁,如流水一样清洁。元·柯丹丘《荆钗记·民戴》:“老爷自到任以来,一廉如水。百姓今喜高升,小老人具礼远送。”
yī hú zhī yè一狐之腋腋:指狐狸腋下的皮毛。一只狐狸腋下的皮毛。比喻珍贵的东西。汉 王褒《四子讲德论》:“千金之裘,非一狐之腋。”
yī mù liǎo rán一目了然目:看。了然:明明白白的样子。一眼就看得很清楚。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137卷:“见得道理透后,从高视下,一目了然。”
bìng wéi yī tán并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,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。唐 韩愈《平淮西碑》:“万口和附,并为一谈。”
yī mú yī yàng一模一样一个模样。指样子完全相同。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:“话说人生只有面貌最不同,盖因各父母所生,千支万派,那能够一模一样的?”
zài cǐ yī jǔ在此一举在:在于,决定于;举:举动,行动。指事情的成败就决定于这一次的行动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国家安危,在此一举。”
yī xí zhī dì一席之地放一个席位的地方。比喻应有的一个位置。《旧唐书 后妃传上》:“妇人智识不远,有忤盛情,然贵妃久承恩顾,何惜宫中一席之地,使其京戮,安忍取辱于外哉!”
yī cù kě jiù一蹴可就蹴:踏;就:成功。踏一步就成功。比喻事情轻而易举,一下子就成功茅盾《漫谈文艺创作》:“但是,世界观的改造决非一蹴可就,恐怕还有人体会不深。”
yī zhòng yī yǎn一重一掩谓山峦重迭稠密。唐·杜甫《岳麓山道林二寺行》诗:“一重一掩吾肺腑,山鸟山花吾友于。”
méi tóu yī zhòu,jì shàng xīn lái眉头一皱,计上心来形容略一思考,猛然想出了一个主意。元 纪君祥《赵氏孤儿》第二折:“韩厥为何自刎了,必然走了赵氏孤儿,怎生是好?眉头一皱,计上心来!”
yī mài xiāng chuán一脉相传从同一血统、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。比喻某种思想、行为或学说之间的继承关系。明 汪廷讷《三祝记 叙别》:“纯仁今日将麦舟赈济曼卿,这才是一脉相传,何愁皇天不佑。”
zhì zhě qiān lǜ,bì yǒu yī shī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智者:聪明人;虑:思考,谋划;失:差错。指聪明人对问题深思熟虑,也难免出现差错。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淮阴侯列传》:“广武曰:\'臣闻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;愚者千虑,必有一得。\'”
dú bù yī shí独步一时独步:独一无二。形容当代独一无二;无与伦比。《宣和画谱 郭熙》第11卷:“论者谓熙独步一时,虽年老落笔益壮,如随其年貌焉。”
yī diǎn líng xī一点灵犀①唐李商隐《无题》诗:“身无彩凤双飞翼,心有灵犀一点通。”谓犀角上有纹,两头感应通灵,故以“一点灵犀”喻心心相印。②指聪敏。唐·李商隐《无题》诗:“身无彩凤双飞翼,心有灵犀一点通。”
yī bù yī gè jiǎo yìn一步一个脚印比喻做事踏实。老舍《正红旗下》:“只有正正堂堂,一步一个脚印的妇人才能负此重任。”
zhì niǎo lèi bǎi,bù rú yī è鸷鸟累百,不如一鹗犹言诸侯百人不如天子一人。《汉书 邹阳传》:“臣闻鸷鸟累百,不如一鹗。”颜师古注引如淳曰:“鸷鸟比诸侯,鹗比天子。”《文选 孔融〈荐祢衡表〉》:“鸷鸟累百,不如一鹗,使衡立朝,必有可观。”李善注:“《史记》赵简子曰:鸷鸟累百,不如一鹗。”
chuān yī tiáo kù zǐ穿一条裤子比喻两人关系密切,利害一致,遇事持同样的态度。刘绍棠《田野落霞》:“你们穿一条裤子,早编好了哄我的话。”
guāng gùn yī tiáo光棍一条光棍:没有配偶的人。指孤身一人。老舍《搬家》:“又不是光棍一条,搬起来也省事。”
yī tiáo xiàn er shuān liǎng mà zha一条线儿拴两蚂蚱比喻二者命运相连,谁也不能单独走开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四回:“因为咱们俩是一条线儿拴两蚂蚱,飞不了我,蹦不了你的。”
yī jué bù zhèn一蹶不振蹶:跌倒;振:振作。跌倒了再也爬不起来。比喻遭到失败;挫折;就再也不能振作起来。西汉 刘向《说苑 说丛》:“一噎之故,绝谷不食,一蹶之故,却足不行。”
yī shì yī yàng一式一样完全一样。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二十九回:“佘道台见了这副神气,更觉得同花小红一式一样,毫无二致。”
yī yī jiù shì一依旧式式:格式,制度。一切按原来的规格或制度进行。《隋书·高祖纪》:“隋国置丞相以下,一依旧式。”
yī zì zhí qiān jīn一字值千金一个字价值千金。指字写得非常好。形容文辞精妙,不可更改。宋·戴复古《望江南》词:“结屋三间藏万卷,挥毫一字值千金。”
bù xiè yī gù不屑一顾不屑:认为不值得;不愿意做或不愿意接受;一顾:看一下。不值得一看。指对某些事物或人看不起。明 方孝儒《送吏部外郎龚彦佐序》:“夫禄之以天下而系马千驷,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,而伊尹不屑一顾视焉。”
bié kāi yí gé别开一格指开创一种新的风格或形式。陈春华《丙午萍醴起义记》:“是役事迹,冯自由同志之《开国前革命史》已将大略记录,故本篇别开一格。将当日香港《中国日报》纪录及由各方面采集之资料,详细排叙,不厌求详。”
yī qín yī hè一琴一鹤原指宋朝赵抃去四川做官,随身携带的东西仅有一张琴和一只鹤。形容行装简少,也比喻为官清廉。《宋史 赵抃传》:“帝曰:‘闻卿匹马入蜀,以一琴一鹤自随;为政简易,亦称是乎!’”
qiān jīn yī hù千金一瓠比喻物虽轻贱,关键时得其所用,却十分珍贵。清·王夫之《读<陈书>书后》:“当其乱之难讫,天且萦纡以延衍之;极乎其终,天为尽,天情且息,犹未尝无千金一瓠之几。”
yī guó yī zhǎng xuè一掴一掌血掴:用巴掌打。打一掌出现血印。比喻做事有效用,立竿见影。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·论语》:“大概圣人做事,如所谓一棒一条痕,一掴一掌血,直是恁地。”
yī kǒu xī jìn xī jiāng shuǐ一口吸尽西江水原是一气呵成、贯通万法的意思。后比喻过于性急,想一下子就达到目的。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 居士庞蕴》:“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,即向汝道。”
yī niàn zhī cuò一念之错一个念头的差错。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48回:“守其在我,听其在天,是或一道,所怕者,磨易鳞,涅易淄,一念之错,终身之悔耳。”
qiān jūn yì dé,yī jiàng nán qiú千军易得,一将难求指将才难得。元·马致远《汉宫秋》第二折:“陡恁的千军易得,一将难求。”
bù zhí yī gù不值一顾顾:看。不值得一看。形容瞧不起某事物。明 方孝儒《送龚彦佐序》:“夫禄之以天下而系马千驷,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,而伊尹不屑一顾视焉。”
yī xíng zuò lì一行作吏一经做了官。三国 魏 嵇康《与山巨源绝交书》:“游山泽,观鱼鸟,心甚乐之。一行作吏,此事便废。”
sháo shuǐ yī luán勺水一脔一勺水,一块肉。喻量少。清·冯桂芬《重建吴江松陵书院记》:“勺水一脔不足言,冀后之人增其式廓。”
gāo chū yī chóu高出一筹筹:筹码。比别人高出一个筹码。指比别人高明一些。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15回:“公系我国的政治家,一切设施,比文等高出一筹,文亦不必参议。”
yī gùn dǎ yī chuán一棍打一船指不分好坏,全盘否定。梁启超《新中国未来记》第三回:“哥哥的话虽是不错,但俗语说的,树大有枯枝,一国之大,自然是有好的有坏的,何必一棍打一船呢?”
pīn dé yī shēn guǎ,gǎn bǎ huáng dì lā xià mǎ拼得一身剐,敢把皇帝拉下马剐:古代酷刑,割肉。比喻再难的事,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。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8回:“拼得一身剐,敢把皇帝拉下马。”
yī chǎng wù huì一场误会指一次错怪别人。王朔《人莫予毒》:“单立人和曲强开始意识到,这可能是一场误会,但也得问下去。”
yī yán ér dìng一言而定一句话说定了,不再更改。比喻说话算数,决不反悔。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楚一言而定三国。”
yī dìng bù yí一定不移见“一定不易”。清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词曲·音律》:“至于填词一道,则句之长短,字之多寡,声之平、上、去、入,韵之清浊阴阳,皆有一定不移之格。”
yī yán dìng jiāo一言定交交:结交。一句话就确定了两人友好交往。形容双方意气相投,一见如故。唐·权德舆《唐丞相太保致仕岐国公杜公墓志铭序》:“一言定交,死生以之,趋人之急,唯恐不及。”
tòng kuài yī shí痛快一时只顾任情尽兴而为,不考虑后果。毛泽东《整顿党的作风》:“这个工作绝不是痛快一时,乱打一顿,所能奏效的。”
yī zhī yǐ shèn一之已甚见“一之谓甚”。唐·任蕃《梦游录·张生》:“酒至白面少年,复请歌。张妻曰:‘一之已甚,其可再乎?’”
yǐ yī jǐng bǎi以一警百警:警戒;警告。惩罚一人以警戒众人。东汉 班固《汉书 尹翁归传》:“其有所取也,以一警百,吏民皆服,恐惧改行自新。”
yī kōng yī bàng一空依傍指在艺术、学术等方面独创而全不摹仿。王国维《宋元戏曲考》第十二章:“关汉卿一空依傍,自铸伟词,而其言曲尽人情,字字本色,故当为元人第一。”
yī xiàn sān chóu一献三酬《周礼·考工记·梓人》:“梓人为饮器,勺一升,爵一升,觚三升,献以爵而酬以觚,一献而三酬。”后因以“一献三酬”谓人臣过蒙宠幸。亦作“一献三售”。《周礼·考工记·梓人》:“梓人为饮器,勺一升,爵一升,觚三升,献以爵而酬以觚,一献而三酬。”
piān ān yī yú偏安一隅偏安:偷安;隅:角落。在残存的一片土地上苟且偷安。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47回:“赖尔岳飞竭力勤王,尽心捍御,得以偏安一隅。”
yī jiā lǎo xiǎo一家老小谓全家人。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十回:“当日接了书信,便与弟曹德及一家老小四十余人,带从者百余人,车百余辆,径望兖州而来。”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七卷:“你若无事退回,我自养你一家老小,如要原钱还府,也是我出。”
yī jǔ liǎng dé一举两得举:做事。做一件事同时得到两种好处。《晋书 束皙传》:“赐其十年之复,以慰重迁之情。一举两得,外实内宽。”
dà lāo yī bǎ大捞一把乘机放手攫取利益。李英儒《野火春风斗古城》第八章:“而科股长呢,还不是每人乘机大捞一把。”
yī shēng jiǔ sǐ一生九死谓经历多次生命危险而幸存。明·刘道开《畴昔》诗:“畴昔干戈里,飘零剩此身;一生九死客,两代六朝人。”
yī yù yī yóu一豫一游豫:快乐。游玩快乐。指帝王的游乐生活。明·宋濂《阅江楼记》:“存神穆清,与天同体,虽一豫一游,亦可为天下后世法。”
dú jù yī gé独具一格单独有一种特别的风格、格调。
yī xiàn shēng jī一线生机还有一点儿生存的希望(一线:极其细微;微少;生机:生存的机能;指生存)。宋 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:“若借温太真之事,为小人开一线生路,借范尧夫之言,为君子忧后来之祸,则失之矣。”
dǎ chéng yī piàn打成一片原指把各种感情或遭遇都看成是同一回事。现多指人与人相互间关系密切;如同一体。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:“耳听不闻,眼觑不见,苦乐顺道,打成一片。”
èr hǔ xiāng dòu,bì yǒu yī shāng二虎相斗,必有一伤两只凶恶的老虎争斗起来,其中必有一只受伤。比喻敌对双方实力都很强,激烈斗争的结果,必有一方吃亏。明·烟霞散人《斩鬼传》第四回:“这叫做二虎相斗,必有一伤,待他伤了一个,便容易了。”
xióng shì yī shì雄视一世形容称雄于一代。清·邵长蘅《侯方域魏禧传》:“朝宗始唱韩欧之学于举世不为之日,遂以古文雄视一世。”
yī tǐ zhī xī一体知悉一体:一律。一律知晓。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四回:“亦可传与各洞妖王,一体知悉。”
yī gù zhī róng一顾之荣顾:看。指被有才学的人看一下就立即抬高了身价。
dé yī zhī jǐ,sǐ kě wú hèn得一知己,死可无恨知己:彼此相知的朋友;恨:遗憾。能得到一位知心朋友,就是死了也没有遗憾。形容知音难觅。谢觉哉《知己难》:“所谓‘人之相知,贵相知心’,‘得一知己,死可无恨’。”
yī bù yī qū一步一趋①形容紧跟着行走。语本《庄子·田子方》:“夫子步亦步,夫子趋亦趋。”②比喻事事模仿和追随别人。常含贬意。语本《庄子·田子方》:“夫子步亦步,夫子趋亦趋。”清·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卷下:“斜睨之,美而艳,一步一趋,相离仅尺咫耳。”
yī tā kuò zǐ一塌括仔总共加在一起。清·韩邦庆《海上花列传》第56回:“我就立刻喊齐仔子,一塌括仔,去捉得来阿好。”
yī chī yī xǐng一痴一醒痴:傻。时而痴呆,时而清醒。汉·袁康《越绝书·外传纪策考》:“其为结僮之时,一痴一醒,时人尽以为狂。”
yī diāo shuāng tù一雕双兔唐李林甫、张九龄、裴耀卿并为相,李抑扬张、裴自得,张裴二人罄折卑逊,时人窃言“一雕挟两兔”。见唐郑处诲《明皇杂录》卷下及《新唐书·李林甫传》。后因以“一雕双兔”谓三人并列显位,一人势盛而两人受其挟制。唐李林甫、张九龄、裴耀卿并为相,李抑扬张、裴自得,张裴二人罄折卑逊,时人窃言“一雕挟两兔”。见唐郑处诲《明皇杂录》卷下及《新唐书·李林甫传》。
yī jǔ liǎng shī一举两失举:举动。指一件事带来两方面的损失。形容十分错误的举动。《纲鉴抄略》:“朝廷一举而两失。纵不能复后,宜还仲淹、道辅。”
yǐ yī yù wàn以一驭万驭:驾驭。指抓住根本,可以控制全体。朱自清《经典常谈·诸子》:“君主能够兼用法、术、势,就可以一驭万,以静制动,无为而治。”
yī chén bù zī一尘不缁犹一尘不染。明·宋濂《贞白堂记》:“堂下种梅花数树,当霜雪严沍之际,众芳摇落,而是花独翘然,散而为春妍冰玉,其葩一尘不缁。”
yī kǒng bù dá一孔不达一窍不通。
yī chàng bǎi hé一唱百和形容附和的人极多。曾朴《孽海花》第35回:“那也是承了乾、嘉极盛之后,不得不另辟蹊径,一唱百和,自然地成了一时风气了。”
dú shù yī zhì独竖一帜同“独树一帜”。清·袁枚《随园诗话》:“所以能独竖一帜者,正为不袭盛唐窠臼也。”
zhěng qí huà yī整齐划一整齐:有条理,不凌乱;划一:一致,一样。指有条有理,全都一样。毛泽东《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》:“纪律方面,提高到整齐划一令行禁止的程度,消灭自由和散漫的现象。”
tǒng yī kǒu jìng统一口径比喻大家对待问题采取一致的态度。莫应丰《将军吟》第41章:“联合宣传队里头有的工人和战士似乎有话不敢说,都是统一的口径。”
yī zhì jù wàn一掷巨万掷:投,扔。形容挥霍无度。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一回:“到得有钱时节,挥金买笑,一掷巨万。”
yī nián yī huí一年一回指一年一次。柳青《创业史》第一部第九章:“咱也不一年一回土改,咱也不宣布结束。”
fēng mǐ yī shí风靡一时靡:倒下;风靡:风行;随风一边倒。指时兴的风气。形容某种事物在一段时期内非常流行;像草木顺风倒向一边。明 沈德符《野获编》第15卷:“于是一时风靡,议论如出一口。”
yī wú suǒ cháng一无所长没有一点专长。明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99回:“今先生处胜门下三年,胜未有所闻,是先生于文武一无所长也。”
yī fó chū shì,èr fó niè pán一佛出世,二佛涅槃佛家称生为“出世”,死为“涅槃”。指死去活来。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三十九回:“打得宋江一佛出世,二佛涅槃,皮开肉绽,鲜血淋漓。”
yī jiā zhī shuō一家之说指有独特见解、自成体系的学说或论著。《旧唐书·陆贽传》:“听一家之说则例理可征;考历代所行,则成败异效。”
yī rì shēn sǐ一日身死一旦自己死亡。战国·韩·韩非《韩非子·五蠹》:“今之县令,一日身死,子孙累世絮驾,故人重之。”
jiàn shǒu yī guī剑首一吷见“剑头一吷”。清·徐芳《<书影>序》:“栎园天才绝世,其诗文皆卓然大家;即以杂著,此其剑首一吷也,而富如此。”
bǎi wú yī cún百无一存存:存在。一百个里面没有留下一个。指丧失殆尽。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22卷:“多被王仙其作寇残灭,里闾人物,百无一存。”
yī yán wéi zhòng,bǎi jīn wéi qīng一言为重,百金为轻金:古代货币单位。严守自己诺言比百两黄金还珍重。指信守诺言可贵。宋·王安石《商鞅》:“自古驱民在信诚,一言为重百金轻。今人未可非商鞅,商鞅能令政必行。”
yǐ yī jǐng bǎi以一儆百见“以一警百”。萧复兴《贴深蓝色海绵的球拍》:“连队的指导员是个复员军人,本想以一儆百,好好批评她一通。”
bǎi wú yī shī百无一失失:差错;过错。形容十分把握;绝对不会出差错。也作“百不一失”、“万无一失”。唐 裴铏《聂隐娘》:“(隐娘)一年后刺猿穴百无一失。”
zhū yī jǐng bǎi诛一警百诛:杀戮,处罚。杀戮或处罚一个来警诫众人。宋·苏轼《论河北京东盗贼状》:“其间凶残之党,乐祸不悛,则须敕法以峻刑,诛一以警百。”
bǎi bù yī yù百不一遇一百次中遇不到一次。形容极其难得。汉 荀悦《汉纪 哀帝纪下》:“言立策成,终无咎悔,若此之事,百不一遇,其知之所见,万不及一也。”
wǔ rì yī fēng,shí rì yī yǔ五日一风,十日一雨五天刮一次风,十天下一场雨。形容风调雨顺。汉·王充《论衡·是应》:“风不鸣条,雨不破块,五日一风,十日一雨。”
yī niàn zhī wù一念之误见“一念之差”。宋·曾慥《类说》卷四十七引《遁斋闲览·口中芙蕖花香》:“此人前身为尼,诵《法华经》二十年,一念之误,乃至于此。”
jūn zǐ yī yán,kuài mǎ yī biān君子一言,快马一鞭比喻一言为定,决不翻诲。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 袁州南源道明禅师》:“快马一鞭,快人一言。有事何不出头来,无事各自珍重。”
zhōng shǐ ruò yī终始若一自始至终都不改变。《荀子 礼论》:“故君子敬始而慎终,终始若一,是君子之道。” 又“然后皆有衣衾多少厚薄之数,皆有翣菨文章之等,以敬饰之,使生死终始若一。”
yī lín piàn jiǎ一鳞片甲见“一鳞半甲”。清·赵翼《题黄陶庵手书诗册》诗:“呜呼公已骑箕去,故纸残零亦何有。一鳞片甲乃幸存,其字其诗遂不朽。”
qiān dāo yī gē铅刀一割铅刀虽不锋利,偶尔用得得当,也能割断东西。比喻才能平常的人有时也能有点用处。多作请求任用的谦词。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:“况臣奉大汉之威,而无铅刀一割之用呼?”
yī chóu yī zuò一酬一酢酬:向客人敬酒;酢:客人用酒回敬主人。指双方一来一往互相敬酒。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7回:“说着便用那合欢杯,斟了满满一钟,他夫妻果然一酬一酢的饮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