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解释 | 出处 |
---|
dǎ gōng zuò yī打躬作揖 | 打躬:两手向上合抱;作揖:合手向下行礼。指旧时男子见面恭敬行礼;也形容恭顺的样子。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:“薛蟠连忙打躬作揖赔不是。” |
jiù gùn dǎ tuǐ就棍打腿 | 比喻乘便或顺势行事。 |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40回:“听他之言,语内有因,他别与都堂有甚么拉拢罢,我何不就棍打腿探探呢?” |
shī jīng dǎ guài失惊打怪 | 形容神色慌张或动作忙乱。也指大惊小怪。 | 宋 洪迈《夷坚三志已 善谑诗词》:“后人多少继遗踪,到我便失惊打怪。” |
dǎ hùn chā kē打诨插科 | 见“撒科打诨”。 | 清·李斗《扬州画舫录·新城北录下》:“小丑丁秀容打诨插科,令人绝倒。” |
dǎ jī mà gǒu打鸡骂狗 | 比喻旁敲侧击地漫骂,以发泄对某人的不满。 | 鲁迅《彷徨 肥皂》:“你今天怎么尽闹脾气,连吃饭时候也是打鸡骂狗的。” |
dǎ kāi tiān chuāng shuō liàng huà打开天窗说亮话 | 比喻无须规避,公开说明。 |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27回:“‘打开天窗说亮话’,还不是等姓贾的过来尽点心,只要晚生出把力,你们老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。” |
wú jīng dǎ cǎi无精打彩 | 形容不高兴,提不起劲儿。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六十七回:“言毕,只是长吁短叹无精打彩的,不象往日高兴。” |
tiě dǎ xīn cháng铁打心肠 | 谓心肠像铁铸成的。形容人刚强的秉性。 | 宋·无名氏《错立身》戏文第八出:“望断天涯无故人,便做铁打心肠珠泪倾。” |
qiāng dǎ chū tóu niǎo枪打出头鸟 | 出头鸟:飞在鸟群前面或把头先从窝里伸出来的鸟,比喻表现突出或领头的人。比喻冒尖的人容易遭殃。 | 姜树茂《渔岛怒潮》第20章:“所以,武工队决定来个枪打‘出头鸟’,镇压了他。” |
dǎ xuán mò ér打旋磨儿 | 旋:转动。转动磨子,反复不停。比喻向人有所要求,一再纠缠。 | 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26回:“雪娥恐怕西门来家,拔树寻根,归罪于己,在上房打旋磨儿。” |
bā gān zǐ dǎ bù zháo八竿子打不着 | 比喻远得不沾边。 | 母国政《飘飞的大雪》:“现在有些人,千方百计地寻找在国外八竿子打不着的亲友,想方设法要出去。” |
zhōu yú dǎ huáng gài周瑜打黄盖 | 两相情愿。 | 老舍《柳屯的》:“周瑜打黄盖,愿打愿挨。” |
dǎ zhǒng liǎn zhuāng pàng zǐ打肿脸装胖子 | 比喻没有能耐或内里空虚,却要硬撑门面装作了不起。 |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18章:“你也不要在我老张面前打肿脸装胖子,硬不要朋友帮助。” |
yáo líng dǎ gǔ摇铃打鼓 | 摇动着铃,敲打着鼓。比喻大声张扬,喧哗吵闹。 | 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62回:“既是你乔亲家爹主张,兑三百二十两,抬了来罢!休要只顾摇铃打鼓的了。” |
cháng qī dǎ suàn长期打算 | 长远的谋划。 | 毛泽东《论联合政府》:“必须十分爱惜当地的人力物力,任何地方都要作长期打算,避免滥用和浪费。” |
qiāo luó dǎ gǔ敲锣打鼓 | ①谓欢庆祝贺。②形容大造声势,大肆进行舆论宣扬。 | 毛泽东《做革命的促进派》:“我们取得那么大的胜利,人家服服贴贴,敲锣打鼓。” |
fēi xíng kǎo dǎ非刑拷打 | 非刑:法律外的残酷肉刑。指使用残酷的肉刑进行审讯逼供。 | 罗广斌《红岩》第15章:“在渣滓洞对江姐进行非刑拷打,很显然,这是敌人疯狂的报复!” |
dǎ hǔ láo lóng打虎牢龙 | 犹言打凤牢龙。 | |
bào dǎ bù píng抱打不平 | 遇见不公平的事,挺身而出,帮助受欺负的一方。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四十五回:“气的我只有替平儿打抱不平。 |
dǎ pò mí guān打破迷关 | 指打掉思想上的迷惘。 |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1回:“既然打破迷关,若不及早回头,定然皇天不佑。” |
dǎ yā jīng yuān yāng打鸭惊鸳鸯 | 比喻打甲惊乙。也比喻株连无罪的人。 | 宋 梅尧臣《打鸭》诗:“莫打鸭,打鸭惊鸳鸯。鸳鸯新自南池落,不比孤洲老秃鸧。” |
chā kē dǎ hùn插科打诨 | 科:古代戏曲用语;插科:指剧中人的表情和动作;诨:戏谑;开玩笑;打诨:用诙谐的语言相戏谑。指演剧中插入一些滑稽幽默的动作和诙谐的语言逗引观众发笑。现也指在郑重场合中插入的戏谑动作或言语。也作“撒科打诨”、“搀科散诨”。 | 明 高明《琵琶记 副末开场》:“休论插科打诨,也不寻宫数调,只看子孝与妻贤。” |
quán dǎ jiǎo tī拳打脚踢 | 用拳打,用脚踢。形容痛打。 | 元·李寿卿《伍员吹箫》第一折:“我便拳撞脚踢,也不怕他不死。” |
dǎ dǎ nào nào打打闹闹 | 指喧嚷地争吵和打架或用语言和行动来开玩笑。 | 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一卷第九章:“另外人家的妇女就不受这种约束了,说说笑笑,打打闹闹,跟赶集上会一般。” |
xiǎo dǎ xiǎo nào小打小闹 | 形容小规模地开展工作。 | 邓小平《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》:“因为我们讲的战争不是小打小闹,是世界战争。” |
dǎ tuì táng gǔ打退堂鼓 | 退堂: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。封建官吏在退堂前;差役要打退堂鼓;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。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。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;向后退缩。 | 元 关汉卿《窦娥冤》第二折:“左右,打散堂鼓,将马来,回私宅去也。” |
sān rì dǎ yú,liǎng rì shài wǎng三日打鱼,两日晒网 | 比喻对学习、工作没有恒心,经常中断,不能长期坚持。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九回:“因此也假说来上学,不过是三日打鱼,两日晒网,白送些束修礼物与贾代儒。” |
dǎ xiǎo bào gào打小报告 | 暗地里向领导反映别人问题。 | 梁实秋《槐园梦忆》:“这时候有人向香山慈幼院的院长打小报告:‘程季淑不久要结婚了,下半年的聘书最好不要发给她。’” |
dǎ bào bù píng打抱不平 | 在双方争执中;主动介入;帮助受到欺压的人;打击实施强暴者。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45回:“那黄汤难道灌丧了狗肚子里去了?气的我只要替平儿打抱不平。” |
dǎ tiě chèn rè打铁趁热 | 比喻做事要抓紧时机,加速进行。 | 张恨水《夜深沉》第22回:“我粗人只望说粗话,有道是打铁趁热。” |
chéng tuán dǎ kuài成团打块 | 聚集成群。 | 《水浒传》第四六回:“挨不过了,不免信步寻上来,只见一群老鸦成团打块在古墓上。” |
shāo guān dǎ jié捎关打节 | 谓打通关节。 | 明·朱权《卓文君》第二折:“只消我移宫换羽便是我捎关打节。” |
bàng dǎ yuān yāng棒打鸳鸯 | 比喻拆散恩爱的夫妻或情侣。 | 明 孟称舜《鹦鹉墓贞文记 死要》:“他一双儿女两情坚,休得棒打鸳鸯作话传。” |
dǎ qíng mà qù打情骂趣 | ①谓打是情,骂是趣。犹言打是亲,骂是爱。②犹打情骂俏。 | 明·杨珽《龙膏记·砥节》:“驸马爷,打情骂趣,他肯骂你,是有口风了。” |
bāo dǎ tiān xià包打天下 | 包:承担全部任务,负责完成。将打天下的整个任务承担下来。常指人逞强争胜。 | 《求是》1996年第17期:“这类机构并不影响各个公司、企业实施光彩事业项目,更不能包打天下。” |
méi jīng dǎ cǎi没精打彩 | 形容精神不振,情绪低落。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31回:“王夫人见宝玉没精打彩,也只当是金钏儿昨日之事,他好没意思的。” |
bù dǎ zì zhāo不打自招 | 原指还没有用刑;就自己招供了。现比喻无意中透露了自己的过失或心计。 | 明 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13卷:“押司和押司娘不打自招。” |
dǎ qín xiàn qù打勤献趣 | 献:进献。献殷勤。形容阿谀奉承。 |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八回:“是吴国伯噽托生的,惯会打勤献趣。” |
jī fēi dàn dǎ鸡飞蛋打 | 鸡飞走了;蛋也打碎了。比喻两头都没顾上;造成双重损失。 | 周骥良《吉鸿昌》:“只要他一进关抄了咱们的后路,那就鸡飞蛋打,不可收拾了。” |
dǎ dào huí fǔ打道回府 | 指回家。 | 徐贵祥《历史的天空》第12章:“将大卸几块的枪炮埋在筐下,上面盖上蓑衣,兴高采烈地打道回府。” |
shāo guān dǎ jié稍关打节 | 稍:通“捎”,破除。打通关节 | 元·关汉卿《望江亭》第三折:“俺则待稍关打节,怕有那惯施舍的经商不请言赊。” |
bān qǐ shí tóu dǎ zì jǐ de jiǎo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| 搬:移动。比喻本来想害别人,结果害了自己。自食其果。 | 毛泽东《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》:“我在1938年十月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曾经说过:‘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,这就是张伯伦政策的必然结果。’” |
chèn hōng dǎ jié趁哄打劫 | 犹言在混乱中劫掠。 | 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十六回:“他也不救火,他也不叫水,拿着那袈裟,趁哄打劫,拽回云步,径转山洞而去。” |
xiàn zhōng fú dǎ现钟弗打 | 见“现钟不打”。 | |
dǎ gè zhào miàn打个照面 | 指面对面地不期而遇。 | 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折:“刚刚的打个照面,风魔了张解元。” |
dǎ gǔn sā pō打滚撒泼 | 躺倒在地上打滚,嘴里骂着泼辣的话。亦作“撒泼打滚”。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0回:“芳官挨了两下打,哪里肯依,便打滚撒泼的哭闹起来。” |
fā kē dǎ qù发科打趣 | 科:古戏曲用语;打趣:用诙谐的言语凑趣助兴。以滑稽的动作和诙谐的语言逗人发笑或拿人开玩笑。 | 清·颐琐《黄绣球》第15回:“那稿子是同黄通理大家参酌,中间也有发科打趣的处在。” |
kǔ dǎ chéng zhāo苦打成招 | 严刑拷打,迫使无罪的人冤枉招认。 | 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92回:“苦打成招,不得见其天日,是好苦也!” |
dǎ fèng láo lóng打凤牢龙 | 亦作“打凤捞龙”。①喻安排圈套使强有力的对手中计。②喻设法寻找合适的人选。 | 元·关汉卿《单刀会》第三折:“安排下打凤牢龙,准备着天罗地网,也不是待客筵席,则是个杀人、杀人的战场。” |
yáng líng dǎ gǔ扬铃打鼓 | 比喻大声张扬。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2回:“要是一点子小事便扬铃打鼓,乱折腾起来,不成道理。” |
dǎ yá pèi zuǐ打牙配嘴 | 指相互戏虐,闲扯说笑。 | 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二十三回:“(这妇人)常和从人打牙配嘴,全无忌惮。” |
hú dǎ hǎi shuāi胡打海摔 | 比喻经得起磕碰,不娇贵。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七回:“比不得咱们家的孩子,胡打海摔的惯了的。” |
kuān dǎ zhǎi yòng宽打窄用 | 瞀打得宽裕一些,用起来节省一些。比喻作计划要留有余地。 | 严明礼《我的母亲》:“出门在外,穷家富路,把这些钱带在身边,留给你宽打窄用。” |
dǎ biān gǔ打边鼓 | 指从旁鼓吹、协助。 | 鲁迅《集外集 序言》:“只因为那时诗坛寂寞,所以打打边鼓,凑些热闹。” |
lǎo shǔ guò jiē,rén rén hǎn dǎ老鼠过街,人人喊打 | 比喻害人的东西,大家一致痛恨。 | 毛泽东《反对党八股》:“弄得这两个怪物原形毕露,‘老鼠过街,人人喊打’,这两个怪物也就容易消灭了。” |
shuō zuǐ dǎ zuǐ说嘴打嘴 | 夸口的人偏偏自己出丑。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74回:“王家的无处煞气,只好打着自己的脸骂道:‘老不死的娼妇,怎么造下孽了?说嘴打嘴,现世现报!’” |
dǎ luò yá chǐ huò xuè tūn打落牙齿和血吞 | 和:混合。比喻吃了亏不让别人知道或失败了还要充好汉。 | 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九章:“为了团结,为了大敌当前,顾全抗战,只好‘打落牙齿和血吞’。” |
dǎ pò shā guō wèn dào dǐ打破砂锅问到底 | 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。 | 见“打破沙锅问到底”。 |
sān tiān dǎ yú,liǎng tiān shài wǎng三天打鱼,两天晒网 | 比喻学习或做事没有恒心;经常中断。不能坚持。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九回:“因此也假说来上学,不过三日打鱼,两日晒网。” |
yī gùn dǎ yī chuán一棍打一船 | 指不分好坏,全盘否定。 | 梁启超《新中国未来记》第三回:“哥哥的话虽是不错,但俗语说的,树大有枯枝,一国之大,自然是有好的有坏的,何必一棍打一船呢?” |
dǎ dāng miàn gǔ打当面鼓 | 比喻有话当面说,不背后议论。 | 罗旋《南国峰烟》:“你怎么想就怎么说,噼哩啪拉,把什么都摆出来,打当面鼓,不敲背后锣,我就是喜欢这样的同志。” |
chèn huǒ dǎ jié趁夥打劫 | 趁火打劫。 |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八卷:“我晓得,都是那褚敬桥寄个甚么鸟信!是他趁夥打劫,用计拐去了。” |
xiàn zhōng bù dǎ现钟不打 | 比喻有现成的东西却不加利用。 | |
dǎ gǒng zuò yī打拱作揖 | 见“打恭作揖”。 | 孔厥、袁静《新儿女英雄传》第十四回:“大老鸹吓得直不起腰来,打拱作揖的说。” |
dǎ pò fàn wǎn打破饭碗 | 打:敲击。比喻失业,无以为生 | 邹韬奋《患难余生记》第二章:“不仅因入党问题而打破饭碗,断绝生路,往往因‘异党分子’问题而被绑入狱,断送生命。” |
dǎ kāi chuāng hù shuō liàng huà打开窗户说亮话 | 指直率而明白地讲出来。 | 朱自清《哀互生》:“人是可以互相爱着的,除了一些成见已深,不愿打开窗户说亮话的。” |
dǎ jiā jié dào打家截道 | 谓到人家里和在路上抢夺财物。 | 元·关汉卿《四春园》第二折:“一生杀人放火,打家截道,偷东摸西。” |
gāng dǎ tiě zhù钢打铁铸 | 铸:铸造。形容物体坚固或人性格刚毅。 | 宋·释惟白《续传灯录·法秀圆通禅师》:“任是纯钢打就生铁铸成,也须额头汗出。” |
tóng dǎ tiě zhù铜打铁铸 | 形容非常牢靠、稳固。 | 张恨水《啼笑姻缘》第七回:“现在只要你把书念的好好儿的,让大爷乐了,你的终身大事就是铜打铁铸的了。” |
qiāo qiāo dǎ dǎ敲敲打打 | 指用力敲击。比喻用言语刺激人。 | 邓小平《视察上海时的谈话》:“如果不是开发,我们生产汽车还会像过去一样用锤子敲敲打打,现在大不相同了,这是质的变化。” |
dǎ zhe dēng lóng méi chù zhǎo打着灯笼没处找 | 比喻很难得,不容易得到。 |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九回:“你要再找我妹妹这么一个人儿,只怕走遍天下,打着灯笼没处找去。” |
tiě dǎ tóng zhù铁打铜铸 | 铁打成的,用铜浇铸的。形容非常坚固。 |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二十四章:“请老兄放心,并非愚弟酒后乱吹,敝寨确是像铁打铜铸的一般。” |
shí dǎ shí实打实 | 结实对结实。指实实在在。 | 明·伏雌教主《醋葫芦》第12回:“内中也有游花僧人,只道成员外的小老婆出家,不知怎生丰彩,往往走来摩揣,又从人头讨着了个实打实的风声,都不来了。” |
tiāo zhēn dǎ yǎn挑针打眼 | 苛评,带有一定程度的敌意的批评或评论。 | |
shí zì dǎ kāi十字打开 | 比喻说话明白无隐,开门见山。 | 宋·陆九渊《象山集·象山语录》:“孟子十字打开更无隐遁,盖时不同也。” |
qíng tiān dǎ pī lì晴天打霹雳 | 晴天打响雷。比喻突然发生意外的令人震惊的事件。 | 贺敬之《白毛女》:“猛听叫喜儿顶租子,好比晴天打霹雳!” |
dǎ mǎ hu yǎn打马虎眼 | 故意装糊涂蒙骗人。 | 老舍《骆驼祥子》:“待了会儿,他把钱拿起来:‘三十?别打马虎眼!’” |
bā zì dǎ kāi八字打开 | 象“八”字那样,撇、捺向两边分开。原意是放着正路不走,却走歪门邪道。也形容门路很宽。 | 宋 朱熹《与刘子澄书》:“近日因看《大学》,见得此意甚分明。圣贤已是八字打开了,但人自不领会,却向外狂走耳。” |
zhǐ dōng dǎ xī指东打西 | 指着东方打西方,打得别人防不胜防。 | 《七侠五义》第92回:“那知小侠指东打西,窜南跃北,犹如虎荡羊群,不大的功夫,打了个落花流水。” |
dǎ chū wáng pái打出王牌 | 使出杀手锏去制约别人。 | 莫应丰《将军吟》第31章:“他不理江醉章的混话,决心打出自己的王牌,压一压对手的邪气。” |
biǎn dān méi zā,liǎng tóu dǎ tā扁担没扎,两头打塌 | 扁担没有挡头,挂在两头的东西都会滑落。 | 毛泽东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》:“他尚未计算到他的实力和他的企图之间的不相称,以致‘扁担没扎,两头打塌’,陷入目前的绝路。” |
dǎ lèi tái打擂台 | 擂台:比武而专设的台子。参加摆擂台者的比武。比喻相互竞赛。 | 元·高文秀《黑旋风》第一折:“那泰安山神州庙,有一等打擂台赌本事的,要与人厮打。” |
dǎ xiǎo suàn pán打小算盘 | 在小处精打细算,斤斤计较。 |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六十六回:“有些会打小算盘的人,譬如一向是孝敬一百两的如今只消一百块钱。” |
chèn huǒ dǎ jié趁火打劫 | 趁:利用;乘机;劫:抢劫。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。比喻趁别人处在危难时刻从中捞一把或趁机害人。也作“乘火打劫”。 | 清 颐瑣《黄绣球》第三回:“这一天见来的很是不少,黄通理更代为踌躇,怕的是越来越多,容不下去,而且难免有趁火打劫,顺手牵羊的事。” |
dǎ jiā jié shě打家截舍 | 见“打家劫舍”。 | 元·关汉卿《绯衣梦》第二折:“某裴炎的便是,一生好打家截舍。” |
qiáo zhuāng dǎ bàn乔装打扮 | 乔:假;乔妆:改变服装、容颜。指用手段改变原来的面貌。 |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:“自己却乔装打扮的,雇了一只小船,带了两个家丁,沿路私访而来。” |
dǎ pò shā guō打破砂锅 | 比喻追根究底。 | 明·高明《琵琶记·几言谏父》:“你直待要打破砂锅,是你招灾揽祸。” |
wéi diǎn dǎ yuán围点打援 | 一种战术,抽出部分兵力围困据点,然后使用主力部队打击救援据点的援军。 | 李国文《冬天里的春天》第二章:“但是老练的帝国军人却揣摸不到于而龙牌下押的什么注,是围点打援,目标朝着他?” |
dǎ zhe dēng lóng méi chù xún打着灯笼没处寻 | 比喻很难得,不容易得到。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5回:“要错过了,打着灯笼没处寻!” |
dǎ mèn hú lu打闷葫芦 | 闷葫芦:比喻难猜解而令人纳闷的话或事情。指猜测令人纳闷的话事事情。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五回:“恐把仙机泄漏,遂掩了卷册,笑向宝玉道:‘且随我去游玩奇景,何必在此打这闷葫芦。’” |
yī wǎng dǎ jìn一网打尽 | 比喻一个不漏地全部抓住或彻底肃清。 | 宋 魏泰《东轩笔录》第四卷:“聊为相公一网打尽。” |
dǎ zhǒng liǎn chōng pàng zī打肿脸充胖子 | 比喻宁可付出代价而硬充作了不起。 | 李英儒《野火春风斗古城》第十章:“打肿脸充胖子,你还知道羞耻不?” |
fā kē dǎ hùn发科打诨 | 以滑稽的动作和语言引人发笑。 | 明 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 连枝秀》:“锦心绣腹,宣扬《老子》经文,发科打诨,不离机锋;课嘴撩牙,长存道眼。” |
cuō kē dǎ hòng撮科打哄 | 犹言插科打诨。戏曲、曲艺演员在表演中穿插进去的引人发笑的动作或语言。 | 明 汤显祖《南柯记 漫遣》:“自家扬州城中有名的一个溜二便是。一生浪荡,半世风流。但是晦气的人家,便请我撮科打哄;不管有趣的子弟,都与他钻懒帮闲。” |
zhú lán dǎ shuǐ yī chǎng kōng竹篮打水一场空 | 比喻费了力没有效果。 | 清·惜阴堂主人《二度梅》第15回:“这个孩子今日被小姐看出他的面目来了,只怕老爷要将小姐许配与他,你我不是竹蓝打水一场空吗?” |
wú jīng dǎ cǎi无精打采 | 打:打消;采:兴致。形容精神不振;提不起劲头。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25回:“小红待要过去,又不敢过去,只得悄悄向潇湘馆,取了喷壶而回;无精打采,自向房内躺着。” |
dǎ xià mǎ wēi打下马威 | 官吏初到任时,严厉对待属员,并加以责打,以显示威风。后也指初见面时借故给人出难题,以显示自己的权威 | 清·黄六鸿《福惠全书》:“执所携巴棍而毒殴之,名曰打下马威。” |
wù dǎ wù zhuàng误打误撞 | 谓事先未经周密考虑。 | 元·关汉卿《双赴梦》第二折:“[牧羊关]板筑的商傅说,钓鱼儿姜吕望,这两个梦善感动历代君王,这梦先应先知,臣则是误打误撞。” |
qū dǎ chéng zhāo屈打成招 | 用严刑拷打;逼使无辜的人被迫认罪。 | 元 无名氏《争报恩》第三折:“如今把姐姐拖到宫中,三推六问,屈打成招。” |
dào dǎ yī pá倒打一耙 | 比喻犯了错误或干了坏事不承认;反咬对方一口。 |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:“我输了理可不输气,输了气也不输嘴。且翻打他一耙,倒问他!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