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解释 | 出处 |
---|
péng bì yǒu huī蓬荜有辉 | 蓬荜:蓬门荜户,简陋的房屋。使陋室增添光辉。 |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17回:“有劳仙驾珍顾,蓬荜有辉。” |
nán shān yǒu niǎo,běi shān zhāng luó南山有鸟,北山张罗 | 鸟儿在南山,却到北山去张网捕捉。比喻方法不对,无法达到目的。 | |
yú zhě qiān lǜ,huò yǒu yī dé愚者千虑,或有一得 | 指愚钝人的许多思虑中总会有一些可取之处。常以谦指己见。 | 唐 林蕴《上宰相元衡宏靖论兵书》:“苟有妖孽,某安敢不隳裂肝胆,为相公之腹心乎。愚者千虑,或有一得。伏愿相公少赐采择焉。” |
chǐ yǒu suǒ duǎn尺有所短 | 比喻事物有其短处,并非在所有的情况下都是合适的。 | 南朝 梁 钟嵘《诗品》下卷:“元长士章,并有盛才,词美英净,至于五言之作,几乎尺有所短。” |
zé yǒu yōu guī责有攸归 | 责任有所归属。指应承担的责任是推卸不掉的。 | 宋 司马光《体要疏》:“夫公卿所荐举,牧伯所纠劾,或谓之贤者而不贤,谓之有罪而无罪,皆有迹可见,责有所归,故不敢大为欺罔。” |
nìng kě xìn qí yǒu宁可信其有 | 宁:宁愿。宁愿相信它有。 | 元·无名氏《盆儿鬼》楔子:“那先生都叫他做贾半仙,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,孩子去意已决。” |
rén wú yǒu qiān rì hǎo,huā wú yǒu bǎi rì hóng人无有千日好,花无有百日红 | 指人的青春短暂。比喻好景不长或友情难以持久。 | 元·史九敬先《庄周梦》第一折:“想人生百岁翁,似花飞一阵风,人无有千日好,花无有百日红。” |
yǒu zé gǎi zhī,wú zé jiā miǎn有则改之,无则嘉勉 | 指凡有缺点错误被人指出应该改过,没缺点、错误就用以勉励自己。 | |
qǔ yù yǒu jié取予有节 | 获取和给予是有节制的,比喻不苟贪得。 | 《淮南子·本经训》:“取予有节,出入有时。” |
yǒu yī dé yī有一得一 | 不加也不减,有多少是多少。 | |
yǒu zé gǎi zhī,wú zé jiā miǎn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 | 则:就;加:加以。对别人给自己指出的缺点错误,如果有,就改正,如果没有,就用来勉励自己。 |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学而》:“吾日三省吾身。”朱熹注:“曾子以此三者,日省其身,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,其自治诚切如此,可谓得为学之本矣。” |
yǒu gōng zhī chén有功之臣 | 指有功劳的人。 | 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二回:“庶百姓知陛下宽仁大度,纳谏容流,而保护有功之臣。是一举两得之意,愿陛下准臣施行。” |
jiā yǒu bì zhǒu,xiǎng zhī qiān jīn家有弊帚,享之千金 | 弊帚:破扫帚;享:供奉。自家的破扫帚被认为价值千金。比喻自己的东西即使不好也倍觉珍贵。有时用于自谦。 | 汉 班固《东观汉记 光武帝纪》:“帝闻之,下诏让吴汉副将刘禹曰:‘城降,婴儿老母,口以万数,一旦放兵纵火,闻之可谓酸鼻。家有弊帚,享之千金。禹宗室子孙,故尝更职,何忍行此!’” |
zǔ shù yǒu zì祖述有自 | 祖述:效法或遵循前人的行为和学说。指效法前人,又有自己的创新。 | 宋·龚颐正《芥隐笔记·作诗祖述有自》:“铿有‘花逐下山风’,杜有‘云逐度溪风’,祖述有自,青出于蓝也。” |
jiàng mén yǒu jiàng将门有将 | 旧指将帅门第也出将帅。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孟尝君列传》:“文闻将门必有将,相门必有相。” |
dú yǒu qiān gǔ独有千古 | 具有流传久远的价值;具有独特的专长或优点。同“独有千秋”。 | 清 翁方纲《石洲诗话》卷七:“唐之李义山(李商隐)、宋之黄涪翁(黄庭坚),皆杜法也。先生撮在此一首中,真得其精微矣。方翁(陆游)、道园(虞集)皆未尝有此等议论,即使不读遗山诗集,已自可以独有千古矣。” |
yǒu běn yǒu yuán有本有原 | 亦作“有本有源”。谓有根源;源源本本。 | 唐·韩愈《原毁》:“虽然,为是者有本有原,怠与忌之谓也。” |
yǒu jī kě chèn有机可趁 | 机:机会。有空子可钻。 | 《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·赵振<说败>》:“外强见其有机可趁,乃庇此党而击彼党……而国势不可复振,复欲脱其庇亦不可得,而国随之以瓜分豆剖。” |
yǒu wéi yǒu shǒu有为有守 | 守:操守。既有作为,又有操守。 | 《尚书·洪范》:“凡厥庶民,有猷有为有守。” |
qiān lǐ kuì liáng,shì yǒu jī sè千里餽粮,士有饥色 | 指远粮不解近饥。 | |
dāng zhī yǒu kuì当之有愧 | 担当不起某种称号或荣誉;感到惭愧。 | 宋·欧阳修《回丁判官书》:“夫人有厚己而自如者;恃其中有所以当之而不愧也。”常用自谦之辞。 |
yǒu tiān méi rì tóu有天没日头 | 比喻无稽言行。同“有天无日”。 | 明 郎瑛《七修续稿 诗文 俗语本诗句》:“真个有天没日头,宋《神童诗》也。” |
cháng yòu yǒu xù长幼有叙 | 指年长者和年幼者之间的先后尊卑。亦作“长幼有序”。 | 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圣人有忧之,使契为司徒,教以人伦,父子有亲,君臣有义,夫妇有别,长幼有叙,朋友有信。” |
huò fú yǒu mìng祸福有命 | 旧时迷信认为,灾祸与幸福都有一定的气数,都是命中注定的。 | 宋·陆游《谢曾侍郎启》:“祸福有命,岂其或置于胸中。” |
nìng kě xìn qí yǒu,bù kě xìn qí wú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 | 宁:宁愿。宁愿相信它有,不可相信它没有。指做事要有充分的准备。 | 元·无名氏《盆儿鬼》楔子:“那先生都叫他做贾半仙,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,孩子去意已决。” |
yuān yǒu tóu,zhài yǒu zhǔ冤有头,债有主 | 冤有冤头,债有债主。比喻要了解事情,必须找为主的人。 | 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 剑门安分庵主》:“卓拄杖一下,曰:‘冤有头,债有主。’” |
yǎn zhōng yǒu tiě眼中有铁 | 比喻军容整肃。 | 宋 司马光《资治通鉴 陈世祖天嘉五年》:“春,正月,庚申朔,齐主登北城,军容甚整。突厥咎周人曰:‘尔言齐乱,故来伐之。今齐人眼中亦有铁,何可当耶!’” |
hè hè yǒu míng赫赫有名 | 赫赫:显著盛大的样子。形容名声极大。也作“赫赫之名”。 | 晋 常璩《华阳国志 先贤士女》:“临州郡虽无赫赫之名,及去,民思之。” |
jǐng jǐng yǒu lǐ井井有理 | 井井:形容整齐有条理;理:事理。形容做事条理分明,丝毫不乱。 | 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儒效》:“井井兮其有理也。” |
guó jiā jiāng wáng,bì yǒu yāo niè国家将亡,必有妖孽 | 妖孽:妖魔鬼怪。国家将要灭亡必定有某种征兆。 |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国家将兴,必有祯祥;国家将亡,必有妖孽。” |
sǐ shēng yǒu mìng死生有命 | 指人的生死都是命中注定。 |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颜渊》:“子夏曰:‘商闻之矣,死生有命,富贵在天。’” |
yě yǒu è piǎo野有饿殍 | 饿殍:饿死的人。郊外有饿死的人。形容战乱或灾后的景象。 | 唐·陆贽《祭大禹庙文》:“邦无宿储,野有饿殍。” |
zì yǒu fèi cháng自有肺肠 | 肺肠:比喻心思。指做事有自己的用心。 | 《诗经·大雅·桑柔》:“自有肺肠,俾民卒狂。” |
yǒu sè yǎn jìng有色眼镜 | 比喻看待人或事物所抱的成见。 | 刘少奇《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》:“你们的报道一定要真实,不要加油加醋,不要戴有色眼镜。” |
pà guǐ yǒu guǐ怕鬼有鬼 | 比喻害怕什么,偏偏要碰到什么。 | 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91回:“我最恶的是虫名,他偏要钻出来,真是‘怕鬼有鬼’。” |
shì shàng wú nán shì,zhǐ pà yǒu xīn rén世上无难事,只怕有心人 | 指只要肯下决心去做,任何困难都能克服。 | 明·酉阳野史《续三国演义》第38回:“世上无难事,只怕有心人。既来至此,焉有怯进之理?” |
hǔ shēng sān zì,bì yǒu yī biāo虎生三子,必有一彪 | 比喻众多子女之中,一定有一个超群出众的人。 | 《癸辛杂识》:“谚云:‘虎生三子,必有一彪。’” |
yǒu qián yǒu shì有钱有势 | 既有钱财,又有势力。 |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四十九回:“毛太公那厮,有钱有势。” |
yǒu míng yǒu lì有名有利 | 既有名誉又有利益。 | |
yǒu hài wú lì有害无利 | 只有坏处没有好处。 |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吾丘寿王传》:“以众吏捕寡贼,其势必得。盗贼有害无利,则莫犯法,刑错之道也。” |
yǒu suǒ zuò wéi有所作为 | 可以做事情;并能取得较大的成绩。 | 先秦 孟轲《孟子 离娄下》:“人有不为也,而后可以有为。” |
xīn zhōng yǒu shù心中有数 | 比喻了解实际情况;心里有底。 | 冯德英《迎春花》第八章:“春玲要同儒春谈一次,摸摸他的底,心中有数,为她去和老山东交锋做准备。” |
zhòng shǎng zhī xià,bì yǒu sǐ fū重赏之下,必有死夫 | 指用重金悬赏,就会有勇于出来干事的人。 | 《后汉书 耿纯传》:“重赏甘饵,可以聚人者也。”李贤注引《黄石公记》:“芳饵之下,必有悬鱼,重赏之下,必有死夫。” |
fù yǒu lín jiǎ腹有鳞甲 | 鳞甲:比喻人多巧诈的心。比喻居心险恶,不可接近。 | 晋 陈寿《三国志 蜀志 陈震传》:“孝起前临至吴,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,乡党以为不可近。” |
jǐng rán yǒu tiáo井然有条 | 犹言井井有条。 | 宋·周密《癸辛杂识后集·修史法》:“凡本年之事有所闻必归此匣,分月日先后次第之,井然有条,真可为法也。” |
cí yǒu zhī yè辞有枝叶 | 枝叶:比喻琐细的言辞,形容言辞虚美琐细。 |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表记》:“辞有枝叶。”孔颖达疏:“但言辞虚美,如树干之外而更有枝叶也。” |
wǎng ruò yǒu shī惘若有失 | 惘:失意。神情颓丧,好像失去所爱所恋的样子。 | 三国·魏·吴质《答东阿王书》:“精散思越,惘若有失,非敢羡宠光之休。” |
zé yǒu fán yán啧有烦言 | 议论纷纷;有不少抱怨责备的话。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定公四年》:“会同难,啧有烦言,莫之治也。” |
jìn tuì yǒu jié进退有节 | 谓前进后退动作均合法度。 | 唐·王起《昆明池习水战赋》:“观乎作军政,临武事,进退有节,沿回趋利。” |
lǎo yǒu suǒ zhōng老有所终 | 年老者能有个合适的归宿。 | 西汉 戴圣《礼记 礼运》:“故人不独亲其亲,不独子其子,使老有所终,壮有所用,幼有所长。” |
wú sī yǒu bì无私有弊 | 私:私心;弊:欺骗、蒙混的事情。因处在嫌疑之地,虽然没有私弊,但容易被人猜疑。 | 清 李宝嘉《活地狱》第26回:“可是这个风声出去,人家一定说是无私有弊。” |
bài shì yǒu yú,chéng shì bù zú败事有余,成事不足 | 指非但办不好事情,反而常常把事情搞坏。 | 茅盾《子夜》九:“此等聚众骚扰的行径,分明是没有教育的人民一时间的冲动罢了!败事有余,成事不足。” |
yǒu zuǐ méi shé有嘴没舌 | 形容不善言辞。 | |
lì yǒu wèi dǎi力有未逮 | 能力做不到。 | |
guó zhī cún wáng,pǐ fū yǒu zé国之存亡,匹夫有责 | 匹夫:平民男子。指国家兴亡大事,每个平民都有责任。 | |
zhū yǒu cǐ lèi诸有此类 | 犹言诸如此类。 | 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程器》:“诸有此类,并文士之瑕累。” |
bǐ xià yǒu yú比下有余 | 比:比较。对所处的中等地位感到知足。形容满足现状,不求进取。 | 清·沈复《浮生六记》第六卷:“古人云:比上不足,比下有余。此最是寻乐妙法也。” |
yǒu fú tóng xiǎng,yǒu huò tóng dāng有福同享,有祸同当 | 指患难与共,和衷共济。同“有福同享,有难同当”。 | 我们约他做攻守同盟,本想彼此提携,有福同享,有祸同当,不料他倒先来沾我们的光了。” |
liǎng hǔ xiāng zhēng,bì yǒu yī shāng两虎相争,必有一伤 | 比喻两个强者互相搏斗,必然有一方要遭严重损害。 | 明·徐元《八义记·张维评话》:“我相公官至下大夫,不知为何,近日只要与上大夫赵正卿争朝,我想两虎相争,必有一伤。” |
huò zhōng yǒu fú祸中有福 | 指不幸之中也包含着产生幸运的因素。 | 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:“失火而遇雨,失火则不幸,遇雨则幸也,故祸中有福也。” |
qióng dá yǒu mìng穷达有命 | 穷:不得志;达:在事业上通达。不得志和通达都是命中注定。 | 汉·荀悦《汉纪·平帝纪》:“是故穷达有命,吉凶由人。” |
ruò yǒu suǒ shī若有所失 | 好像丢失了什么东西似的。形容神情怅惘;心神不定的样子。 | 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》:“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。”南朝 梁 刘孝标注:“怅然若有所失。” |
yǒu shǐ wú zhōng有始无终 | 有开始;没有结尾。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。 | 汉 扬雄《法言 孝至》:“或问:‘德有始而无终与有终而无始也,孰宁?’” |
yǒu cái wú mìng有才无命 | 有才能但遭遇不好。指不得志。 | 唐 杜甫《寄狄明府博济》诗:“比看书父四十人,有才无命百寮底。” |
yǒu suǒ bù wéi有所不为 | 为:做,干。有些事情不做,把它放弃掉。 | 宋·陈亮《酌古论·先主》:“当理而后进,审势而后动,有所不为,为无不成,是以英雄之主常无敌于天下。” |
xiàng shà yǒu jiè shì象煞有介事 | 指装模作样,活象真有那么一回事似的。 | 茅盾《子夜》:“屠维岳的法宝就是说大话,象煞有介事,满嘴的有办法,有把握!” |
dòng jìng yǒu cháng动静有常 | 常:常规,法则。行动和静止都有一定常规。指行动合乎规范。 | 《周易·系辞上》:“动静有常,刚柔断矣。” |
liú yǒu yú dì留有余地 | 说话办事不走极端;留有回旋和变通的余地。 | 陶菊隐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》第68章:“他们显然具有‘化大事为小事’的用心,为下一步‘打退堂鼓’留有余地。” |
yǒu lái wú huí有来无回 | 只要来了,就回不去。谓彻底被消灭。 | 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第一部十三:“有这玩艺儿,慢说他‘种殃军’,他洋爸爸鬼子来,也给他有来无回。” |
yǒu shēng wú shí有声无实 | 犹言有名无实。 | 《魏书·李崇传》:“今若基宇不修,仍同丘畎,即使高皇神享,阙于国阳,宗事之典,有声无实,此臣子所以匪宁,亿兆所以失望也。” |
jǐng jǐng yǒu tiáo井井有条 | 井井:整齐、有条理的样子。形容整齐;有条有理。 | 荀况《荀子 儒效》:“井井兮其有理也。” |
jǐng jǐng yǒu fǎ井井有法 | 有条理、有法度。 |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白于玉》:“女外理生计,内训孤儿,井井有法。” |
yǒu xīn wú lì有心无力 | 有愿望和打算,但没有力量付诸实现。 | 南朝·梁·惠皎《高僧传·义解·竺法旷》:“贫道必当尽诚上答,正恐有心无力耳。” |
wéi yǒu dú shū gāo惟有读书高 | 高:高尚。只有读书求进取才是高尚的行径。 | 元·柯丹丘《荆钗记·会讲》:“世上万般皆下品。思量惟有读书高。” |
mín yǒu cài sè民有菜色 | 菜色:饥饿的脸色。形容因饥饿而显得营养不良的样子。 | 《汉书 元帝纪》:“岁比灾害,民有菜色。” |
nán ér yǒu lèi bù qīng tán男儿有泪不轻弹 | 弹:用手弹洒。指男子汉不轻易落泪。 | 毛泽东《坚持艰苦奋斗,密切联系群众》:“他们是男儿有泪不轻弹,只因未到评级时,这个风也要整一下吧。” |
jūn zǐ ài cái,qǔ zhī yǒu dào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 | 君子:有才德的人。君子喜欢正道得到的财物,不要不义之财。 | 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平步青云》上册:“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,该当你老夫子的,自然当仁不让。” |
zhī jiān yì yǒu dà luó知奸亦有大罗 | 罗:捕鸟等的网。指欲治奸邪必须布下大网。比喻治理国家要靠众人的力量。 | 战国·韩·韩非《韩非子·难三》:“宋人语曰:‘一雀过,羿必得之,则羿诬矣,以天下为之罗,则雀不失矣?夫知奸亦有大罗,不失其一而已矣。’” |
zhòng wàng yǒu guī众望有归 | 望:期望;归:归附,趋向。众人所期望和敬仰的。形容在群众中威望很高。 | 《隋书·高祖纪》:“周帝以众望有归,乃下诏。” |
qiān lǐ kuì liáng,shì yǒu jī sè千里馈粮,士有饥色 | 馈:赠送。缺粮时从千里之外送来,难免士兵挨饿。比喻远粮不解近饥,远水不解近渴。 | 郑观应《盛世危言·恳荒》:“千里馈粮,士有饥色,虽有精兵名将,又岂能不饮不食。” |
yǒu zhēng wú zhàn有征无战 | 谓不战而胜。 | 《晋书·乐志下》:“言宣帝致讨吴方,有征无战也。” |
yǒu tiáo bù wěn有条不紊 | 紊:乱。有条理;不紊乱。 | 【出处】《尚书 盘庚上》:“若网在纲,有条而不紊。” |
sān rén xíng,bì yǒu wǒ shī三人行,必有我师 | 三个人一起走路,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。指应该不耻下问,虚心向别人学习。 | 先秦 孔子《论语 述而》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,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 |
chèn jiā yǒu wú称家有无 | 称:适合,相符。与家庭经济情况相符。指办理婚、丧等事不可过奢或过俭。 | 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子游问丧具,夫子曰:‘称家之有亡(无)。’” |
dà yǒu zuò wéi大有作为 | 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;做出显著成绩。作为:可做的事;也可指做出成绩。 |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公孙丑下》:“故将大有为之君,必有所不召之臣,欲有谋焉则主不之。”朱熹集注:“大有为之君,大有作为,非常之君也。” |
qù shě yǒu shí趣舍有时 | 趣舍:趋向和舍弃。指人的得失进退有一定的时机。 |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伯夷列传》:“岩穴之士,趣舍有时若此,类名湮灭而不称,悲夫。” |
yǒu gēn yǒu miáo有根有苗 | 有根据,有线索。 | 《石点头·郭挺之榜前认子》:“这事虽奇,却还有根有苗,想得起来。” |
zé yǒu suǒ guī责有所归 | 谓责任有所归属。 | 明·王守仁《行江西布按二司看守宁府库藏》:“二司掌印官并该道分巡官,不时巡视闸点,毋得视常虚应故事,傥致疏失,责有所归。” |
bù shí rén jiān yǒu xiū chǐ shì不识人间有羞耻事 | 不知道人世间还有羞耻之事。形容恬不知耻。 | 宋 欧阳修《与高司谏书》:“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。 |
méi yǒu shuō de没有说的 | 指没有可以指责的缺点。 | |
bié yǒu qǐ tú别有企图 | 另外有别的打算或谋划。 | 李英儒《野火春风斗古城》第13章:“他拦住她,心里已经别有企图。” |
yǒu fù zhòng wàng有负众望 | 辜负众人的期望。 | |
yǒu suǒ shì ér bù kǒng有所恃而不恐 | 恃:倚仗;恐:害怕。因为有所依仗而毫不害怕,或毫无顾忌。 | 毛泽东《井冈山的斗争》:“但是仍然需要建立中心区域的坚实基础,以备白色恐怖到来时有所恃而不恐。” |
yǒu jiè wú huán有借无还 | 指借别人东西耍赖不归还。 | 梁实秋《书》:“大概都是有感于书之有借无还。” |
yǒu huà zé cháng,wú huà zé duǎn有话则长,无话则短 | 唐代以后说书艺人用语,有话要说的话,就讲得长,没话要说的话,就简单讲几句。 | 清·黄世仲《洪秀全演义》第七回:“且说洪秀全、胡以晃、韦昌辉、洪仁发数人离开桂平县城,披星戴月,不分昼夜奔程。有话则长,无话则短,不一日到了金田。” |
qián suǒ wèi yǒu前所未有 | 以前从未有过的。表示某种新出现的事物。 | 宋 徐度《却扫编》下卷:“而邓枢密洵武以少保领院而不兼节钺,前所未有也。” |
bié yǒu rén jiān别有人间 | 犹别有天地。 | 清 卓发之《裓园嫘史》诗序:“清凉山之畔,竹径数转,别有人间。” |
yǒu wù yǒu zé有物有则 | 谓天地间凡事物皆有其法则、规律。 | 《诗·大雅·烝民》:“天生烝民,有物有则。” |
yí yǒu zú wú移有足无 | 指用多余的部分弥补不足的部分。 | 宋 苏舜钦《上范公参政书 谘目三》:“运动四国,权衡万货,平准其价,移有足无,然后天下之务举矣。” |
chuò chuò yǒu yú绰绰有余 | 绰绰:宽裕的样子。形容人、物、财、能力等很宽裕;用不完。也作“绰绰有余”、“绰有宽裕”。 | 清 郑观应《盛世危言 防边上》:“崇山峻岭所在俱有,诚使其险要,多筑土垒,则进攻退守,绰绰有余。” |